栏目
鲟鱼GtH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催产前后史氏鲟血清GtH含量的变化
胡红霞, 刘晓春, 朱华, 张勇
2008, 32(6): 817-824.
摘要 PDF
日本沼虾第一触角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
章颖慧, 张东, 林俊达, 董巧香, 黄长江
2008, 32(6): 825-830.
摘要 PDF
鲤外周血白细胞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8β全长cDNA的克隆、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
付保忠, 卢强, 谭业平, 孙晓义, 李伟, 刘相叶, 邓洪宽
2008, 32(6): 831-837.
摘要 PDF
三疣梭子蟹基因组小卫星特征分析
宋来鹏, 刘萍, 李健, 刘振辉
2008, 32(6): 838-846.
摘要 PDF
基于16S rRNA部分序列探讨12种鲹科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
郑文娟, 朱世华, 邹记兴, 杨迎春, 沈锡权
2008, 32(6): 847-854.
摘要 PDF
中国南海海域斑节对虾群体与西印度洋、西太平洋群体种群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
江世贵, 夏军红, 苏天凤, 龚世园
2008, 32(6): 855-863.
摘要 PDF
不同壳色菲律宾蛤仔品系间双列杂交
霍忠明, 梁峻, 杨凤, 张国范
2008, 32(6): 864-875.
摘要 PDF
海湾扇贝“中科红”品种与普通养殖群体不同温度下早期性状的比较
许飞, 郑怀平, 张海滨, 刘晓, 张国范
2008, 32(6): 876-883.
摘要 PDF
东海原甲藻对褶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
谢志浩, 陆开宏, 唐学玺
2008, 32(6): 884-889.
摘要 PDF
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夏季索饵场浮游动物的分布
夏辉, 花传祥, 许巍
2008, 32(6): 890-898.
摘要 PDF
ARIMA模型在预测长江靖江段沿岸鱼类渔获量时间格局中的应用
李辉华, 郭弘艺, 唐文乔, 顾树信, 黄少芳, 沈林宏, 魏凯
2008, 32(6): 899-905.
摘要 PDF
淀山湖轮虫多样性及生物量时空变化
程婧蕾, 郑小燕, 王岩, 成永旭
2008, 32(6): 906-914.
摘要 PDF
温度和盐度对锈斑蟳卵孵育时间的影响
江新琴, 陈全震
2008, 32(6): 915-921.
摘要 PDF
育珠期三角帆蚌的生长及其与珍珠增长的关系
张根芳, 刘其根, 方爱萍, 叶秋红, 李家乐
2008, 32(6): 922-928.
摘要 PDF
饥饿及恢复投饵过程中花鲈肌肉组成及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变化
史会来, 骆季安, 郑代明
2008, 32(6): 929-938.
摘要 PDF
黏红酵母表面黏附蛋白及肠黏液受体的初步研究
李正, 李健, 刘淇, 王群
2008, 32(6): 939-944.
摘要 PDF
豚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类M蛋白及其抗原性分析
汪笑宇, 战文斌, 邢婧, 绳秀珍
2008, 32(6): 945-949.
摘要 PDF
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残留
张海琪, 候镜德, 何欣
2008, 32(6): 950-956.
摘要 PDF
鳙中焦磷酸盐水解酶的初步研究
高瑞昌, 袁丽, 于刚, 冯慧, 薛勇, 李兆杰, 薛长湖
2008, 32(6): 957-964.
摘要 PDF
鱼类解偶联蛋白(UCP)基因研究新进展
王琳, 马旭
2008, 32(6): 965-970.
摘要 PDF
鳜胃蛋白酶原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
吴雪峰, 赵金良
2008, 32(6): 971-976.
摘要 PDF